病床邊的溫柔
病床邊的溫柔
生病心理學與陪伴
當陪伴變得困難,如何真正靠近?
當親人或朋友的疾病逐漸進展,我們總想給予支持,卻常發現自己無法真正靠近。陪伴者往往不知道該說什麼,努力擠出幾句關懷的話,卻感到語言軟弱無力,陪伴流於形式…… 或許我們「有陪」在一旁,但心卻感覺「無伴」,彼此隔著一道無形高牆。話語顯得多餘,沉默又令人不安,陪伴者不知道該做什麼,才能讓病人感到被理解、被支持。
在困境中安住與同行
如何在病人的世界裡,和他們真實相遇?「病床邊的溫柔—生病心理學與陪伴」結合「生病心理學」與「正念陪伴訓練」,幫助照顧者理解病人在疾病中的心理變化,也讓我們學會安住自己的心,帶著穩定與慈悲的力量,陪伴親友走過這段歷程。「陪伴,是每個人必修的生命學分」。「理解」是靠近的開始,誠摯邀請您一起探索,在有限的時間與空間裡,學習與自己和摯愛之人,真心相遇。
透過理解與練習養成陪伴能力
每一堂課程的前半部聚焦於「生病心理議題」,引導陪伴者理解病人所經歷的四大心理轉變,說明陪伴者在此過程可能面臨的關鍵課題與挑戰,以及需要培養的核心陪伴能力。後半部則以「正念練習」為主軸,帶領陪伴者掌握四種能夠深化陪伴品質的正念實踐,透過持續練習與反思,培養內在的穩定力與安定感,並將這份力量帶入病床陪伴中。整體而言,陪伴者將學習如何與自己及病人深度同在,透過具體實踐,不僅能提升陪伴品質,也為彼此共同創造深刻且有意義的陪伴時光。

帶領老師石世明 臨床心理師/資深正念老師/樸石學堂創辦人
-
第一週:時間感—培養同在力
病人活在「生命時間」—疼痛時「五分鐘」已顯得漫長。陪伴者步調過快,可能讓病人感到焦慮或被忽視。透過練習,學習放慢步調,真正做到「人在,心也在」。 -
第二週:空間感—擴展接納力
生病人的行動自由受限,生活範圍縮小,世界變得遼闊而疏離。透過練習,陪伴者拓展內在空間,穩定心境,溫柔接納病人的受苦。 -
第三週:人際關係—陌生者的慈悲
病人因身體限制逐步退出社會角色,過程中充滿失落與哀傷。透過練習,陪伴者學習發掘內在的欣賞與慈悲,協助病人與世界建立新的關係。 -
第四週:從社會價值到生命價值—當下即是
疾病使病人重構生命價值,過去的成就與價值可能不再是重心。透過練習,陪伴者將關愛的力量帶入陪伴,提供無條件的支持與關懷。
- 理解疾病心理歷程,增進陪伴的同理與覺察。
- 認識陪伴者的挑戰,減少焦慮與無力感。
- 培養安住當下與深度同在的能力。
- 探索疾病帶來的關係變化,建立有支持力的陪伴。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樸石學堂聯合主辦
- 病友家屬與親友—希望以更深層的理解與穩定心態,提供有品質的陪伴。
- 醫療與照護專業者—醫生、護理師、安寧療護工作者、長照陪伴者/志工,提升病床陪伴品質與正念應用。
- 心理社工與身心靈專業者—心理師、社工、正念老師、身心靈工作者,學習結合正念,深化陪伴品質,或傳遞陪伴技巧與知識。
- 服務照顧者與關懷生命議題者—支援疾病照顧者團體,學習減壓與情緒管理,或探索生病心理、陪伴挑戰與有效陪伴方式。
- 2025年5月15、22、6月5、12日(四) 19:10-21:40
- Zoom會議室視訊進行。須以中文姓名登入會議室,以通過審核。
- 請於課程前一週至會員報名紀錄中查詢課程相關訊息。
- 提供所有學員全部課程結束後四週的錄影回放觀看(觀看期限2025/07/13)
- 課程進行以講師講述為主,歡迎不方便上線參與課程者,透過觀看錄影學習。
- 課程定價6600元
-
首航特惠單人報名4280元(4/30截止)
-
首航兩人同行,每人特惠3680元(請於報名表備註同行者,須於同一天完成報名,5/5截止)
- 學生、安寧腫瘤和長照工作人員與志工,兩人同行,每人3280元(請於報名表備註同行者、就讀學校或就職機構,須於同一天完成報名,5/5截止)
- 機構五人以上同行,請與我們聯絡
- 四週課程即時完成線上簽到,可頒發安寧繼續教育課程時數十小時電子檔研習證明。
- 尊重智慧財產權,在課程期間請勿錄音、錄影或螢幕截圖。
- 邀請您在課程期間盡量將視訊打開,發言時再開啟音訊參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