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雙重智慧:從正念覺察到慈悲療癒
探索雙重智慧:從正念覺察到慈悲療癒
正念與慈悲如同鳥之雙翼,協助我們自在翱翔於人生的風浪。
正念提升覺察,如實看清身心變化,從壓力中找回平衡與安定;
慈悲涵容自我,溫柔擁抱內在脆弱,在自責中找回寬容與力量。
透過這兩場講座,你將在清晰的理論解析與實際練習體驗中,更深刻領會正念與慈悲的運作,啟動內在智慧。
從理論到練習 學習溫柔待己
- 時間:5月17日(六)9:00 - 12:00
-
課程介紹
探索慈悲焦點治療:融合多重心理學理論的新興取向
慈悲焦點治療(Compassion Focused Therapy, CFT)由英國臨床心理學家 Paul Gilbert 創立,結合演化心理學、佛學理論、神經心理學、依附理論以及多種西方心理治療方法,形成一種獨特的療法。核心理念在於幫助個體建立更溫暖、自我接納的心理環境,透過理論與實踐,協助個案改善內在情緒調節模式,提升心理韌性。
破解自我批評與羞愧感:調節情緒系統慈悲焦點治療的獨特之處在於處理心理病理的核心—羞愧感(shame)、自我批評(self-criticism)以及過度活躍的威脅情緒系統。這些因素會導致個體陷入負面循環,影響心理健康。其融入正念的態度與技巧,從認知、情感與身體層面介入,幫助個體發展更穩定的情緒平衡機制。研究顯示,羞愧感與自我批評橫跨各類心理困擾,包括憂鬱、焦慮、飲食疾患、人格問題與創傷症候群,而 慈悲焦點治療在這些領域的效果已獲得多項實證研究的支持。
從理論到實踐:體驗慈悲焦點治療的核心技巧與應用本講座特別邀請曾獲Paul Gilbert 博士親自指導的周嘉瑛博士,透過深入淺出的方式,帶領學員認識慈悲焦點治療的理論基礎,同時親身體驗其核心技巧。此外,另將介紹其在心理治療中的實際應用,引導學員將「慈悲」與「正念」的觀念融入自身與助人工作,開啟更溫暖的療癒視野。
-
講座要點
*慈悲焦點治療的發展歷程
*慈悲焦點治療的理論核心
*實作練習:培育慈悲的心理環境
*臨床應用:在囤積症與創傷症候群中的介入
*將慈悲焦點治療融入一般心理治療 - 授課老師
周嘉瑛 臨床心理學博士/美國舊金山慈悲焦點治療中心所長/英國慈心基金會(The Compassionate Mind Foundation)認證慈悲焦點治療講師 了解更多關於周嘉瑛老師
- 時間:5月 23 日 (五)19:00 - 21:30
- 課程介紹
正念如此熱門,但你真的理解為什麼有效嗎?
你可能聽說過,正念是一種有效的減壓方法,全球都相當熱門。你或許也親自體驗過,練習後睡眠品質改善,情緒更加穩定;或者你是一位正念帶領老師,希望透過呼吸練習,讓學員獲得更多平靜。然而,你是否真正了解正念「為什麼」有效?練習正念一定有效嗎?或許有許多人其實感到「沒有效」,只是沒有說出口。你練習的是正念,還是自己「想像中的正念」?你在帶領時所使用的引導語,是否真正符合正念精神,還是只是一般的放鬆指導?
正念的運作機制:從心理到大腦的深入理解
本講座將透過心理學與腦科學的研究回顧,說明正念如何透過特定的心理操作與注意力運用,改變大腦區域及神經迴路,協助我們擺脫無效的壓力反應模式。你也將親身體驗兩種核心的正念練習:「聚焦注意力」,強化前額葉功能,提升專注與穩定情緒;「開放覺察」,調節內側前額葉與預設模式網絡,減少內在反芻與自我批評。
實務解析:正念引導語與經典練習
講座將以正念認知療法(MBCT)中經典的「三步驟呼吸空間」為例,逐步解析每一步驟如何在心理與神經層面發揮調節壓力與負面情緒的效果。此外,也將深入探討如何調整正念引導語,協助你更有效地帶領自己與他人。
邀請你以全新觀點理解正念,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進一步優化你的個人練習與教學方法。 - 講座要點
*正念如何影響心理與大腦?核心機制解析
*三步驟呼吸空間:每步驟的心理與神經調節
*從心理神經機制出發,優化正念帶領指導語
*站上科學肩膀,看到更寬廣的視野 - 授課老師
石世明 臨床心理師/資深正念老師 了解更多關於石世明老師
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
嘉義市諮商心理師公會
- 心理學與科學愛好者
- 對正念或慈悲有興趣、想體驗、學習的一般大眾
- 正念與慈悲相關的助人工作者、正念帶領者/教師、醫療與健康照護專業人員
- 單場原價1500元,慶祝樸石官網正式上線特價1280元(5/10截止)
- 雙場原價3000元,慶祝樸石官網正式上線特價1680元(5/10截止)
- 協辦單位會員報名A+B雙場 特價1200元(含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與嘉義市諮商心理師公會,請在備註欄註明所屬公會,5/10截止)
- Zoom會議室視訊進行。提供為期六週錄影回看(截止時間2025/7/6)。
- 即時上線者,請以中文姓名登入會議室,以通過審核。
- 會議室連結與密碼,請於課前七天內至會員報名紀錄中查詢。
- 錄影回看連結,請於講座結束後三天至會員報名紀錄中查詢。
- 課程進行以講師講述為主,歡迎不方便上線參與課程者,透過觀看錄影學習。
- 提供臨床/諮商心理師繼續教育積分(申請中,須即時完成線上簽到退)。
- 尊重智慧財產權,在課程期間請勿錄音、錄影或螢幕截圖。
- 邀請您在課程期間盡量將視訊打開,發言時再開啟音訊參與交流。